近日,海门区老336线富江路(大千)至大港路段,一场如同科技魔法秀般的养护革新之旅正“火热上映中”。这里,就地热再生、免振免养、灌入式车辙这三项技术成为了这场革新的关键亮点,开启了海门公路绿色养护的新道路。
图1 老336线就地热再生摊铺
高效修复新路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老336线慢车道布满裂缝与坑洼,车辆进出工厂、汽车4S店左右摇晃,非机动车更是步步惊心,出行安全一抓一大把。本指望传统修复手段能解燃眉之急,可现实不尽人意,封路、机械轰鸣,烟尘噪音扰民、工厂生产运输遭殃。所幸,就地热再生技术及时登场“救场”。在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精准释放热能,软化受损路面,掺入新沥青、再生剂,经搅拌、摊铺、压实,路面“秒变”平整。
图2 老336灯控区及慢车道病害处水稳摊铺
稳定路基新保障——免振免养水泥稳定碎石。长期被重载车辆碾压的老336线路基,水稳层出现大面积松散、下沉,道路根基岌岌可危。而传统水泥稳定碎石工艺的振捣工序冗长,养护期漫长,工期一紧就“掉链子”。好在今年老336线大中修现场,免振免养水泥稳定碎石技术担起了稳固路基的重任。此技术抛开繁琐振捣流程,巧用独特工艺让碎石紧密,快速成型稳固路基。而且,它自带免养这一强大属性,大大节省了后期养护的时间和成本,为紧张工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应对重载新策略——灌入式抗车辙路面。车流量大、重载车辆多,老336线灯控路口被车辙“攻陷”,威胁行车安全。不过,海门公路部门已有应对之策,采用灌入式抗车辙路面技术。这种技术通过特殊的灌入材料和工艺,增强了路面的抗剪和承载能力,达到“刚柔并济”,既“抵抗”了车辙,又能达到沥青路面行车舒适的效果。此前海门区已累计对24处交叉道口采用灌入式高性能复合材料、添加抗车辙剂、零变形技术等新工艺进行维修,运营效果比较理想。
图3 老336线盖板边沟人工清理疏通
现场负责人满脸自豪地说道:“这次大中修用上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我们干活都更有劲儿了。这些新技术,让施工更加科学、更精准,以前好多靠经验的地方,现在都有准确的数据指导,每个步骤都像是在精密的计算下进行,公路质量肯定差不了。”此次聚焦老336线重点区域,还同步清理边沟盖板,疏通排水“经络”,全力守护道路健康。
随着“四新”技术在农村公路上的进一步扎根发芽,海门公路部门将依据科学规划和严谨标准,继续践行绿色理念,让每一条公路都成为连接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