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

图片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时礼东:从沪来海,把草头做成产业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12-14 字体:[ ]

12月10日,虽然天气有些阴沉,却一点也不耽误东旭蔬菜专业合作社棚内草头的收割。只见工人们一手拿刀具,一手提着类似簸箕的筐子,像扫地一般就把草头叶割进了筐内,半小时的时间,一个大棚的草头就割完了。

“这茬草头高度还达不到用机器的标准,只能人工收割,他们手里用的工具都是我改良过的,采收效率比过去提高了几十倍。”合作社负责人时礼东站在一旁介绍道。

位于包场镇的东旭蔬菜专业合作社由时礼东一手创办,是目前全区乃至全市最大的草头生产主体,全部采用设施大棚种植,种植面积约500亩。

能成为行业佼佼者,在于时礼东这些年的努力。时礼东是河南人,20世纪90年代到上海做蔬菜生意,主要负责草头等蔬菜的打包发货,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开始琢磨自己种植与经营。那时长三角的农业联动已经开始,时礼东与海门的来往日渐密切,知道海门耕地多,农业发展好,尤其是品质好的草头种子全部来自海门的临江新区。考虑到今后的发展,2012年,时礼东正式将种植基地从上海搬到了海门。

为适应包场的土壤墒情,一开始时礼东不敢步子迈太大,承包了200亩土地开展设施种植。“荠菜、青菜、香菜……我都试验过,还是草头生长最稳定。一方面它的生长周期长,另一方面不容易引发病害。”时礼东打定主意后说干就干,请工人、搞培训、翻土地、买种子,一气呵成,草头种植就这样做起来了,每茬亩产200多斤不在话下。有了产量,时礼东利用这些年打通的销售渠道广泛推销,顺利地在无锡市场打开了局面。“无锡人管草头叫金花菜,名字里带‘金’,价格自然比海门本地高,市场需求也很旺盛。”时礼东乐呵极了,没几年就把土地承包面积扩大至500亩。

生意做大了,问题自然就多了。摆在时礼东面前最紧迫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在没有休耕的情况下,怎么改善土质?另一个是,合作社规模扩大了,采收效率如何提高?好在,时礼东是个有韧劲、爱钻研的人,这两个问题并没有难倒他。他请教了一些农技专家,每年3月草头收尾后,就使用豆饼等有机肥改良土壤,每年光用在这方面的投入就有60多万元。在提高采收效率方面,时礼东则依靠平时对工人们工作的观察,来改良收割工具,让工人们由蹲着一把把收割,变成了站着一片片收割。3年前他还自制了一台收割机,采收效率更是大大提高。“我们的机器根据工人的反馈改进,例如原先是无动力式的,现在安装了发动机后,变成了动力式的,工人使用起来更顺畅更省力了。”时礼东说。

跟着一心想把草头产业做大做强的老板,工人们自然都很踏实。目前,合作社常态化用工约40人,其中大多数是工作了5年以上的老员工,最年轻的40岁出头,最年长的将近80岁。他们都来自周边村居,因土地流转而来到合作社打工。“现在我一个月的收入有四五千元,比一般的农田务工收入高,老板也从没拖欠过工资,诚心诚意地待我,我肯定卖力干活。”包场镇城河村村民江水江表示,只要合作社不从海门搬走,他会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