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

图片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计划 > 各类规划
市政府办公室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印发《海门市人口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
来源:海门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7-12-01 字体:[ ]

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门工业园区管委会,各区、镇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各垂直管理部门(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海门市人口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2月1日

海门市人口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2016-20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人口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扎实开展卫生改革与发展各项探索性工作的攻坚阶段,也是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加快“两个率先”、建设“健康海门”和谱写“中国梦·海门”篇章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确定“争做改革创新排头兵、争当科学发展领头雁”的工作主题,明确了“又好又快抓发展、全面从严抓党建”重点,提出了建设“创新转型的示范区、接轨上海的示范区、全面小康的示范区”的奋斗目标,确立了工业经济爬坡过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突破、城市工作加快转型“三件大事”,协调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做强做大产业、提升企业实力、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体制机制、增进民生福祉、全面从严治党等七个方面工作。因此,必须把医疗卫生计生改革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创新思维,加大力度,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加快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健康江苏”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意见,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人口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如下:

一、“十二五”规划目标终期简要评估

2011-2015年,在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完善和落实卫生投入补偿政策、加速卫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卫生行政能力和营造有利于卫生发展的社会环境等五大保障措施的强力支撑下,通过实施“深化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加强卫生法制和人才队伍建设”和“推进医疗卫生行风建设”等八大重点任务,总体上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评价指标符合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提升,卫生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全面落实,重大传染病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有效控制,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公平、可及、高效、多样的基本医疗服务网络更加绵固,卫生行政管理能力明显加强。与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实际相协调和适应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基本建立,卫生行风建设和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

城乡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领先水平,超过规划预期目标的指标有8个,其中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1.28岁,国家免疫规划“五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农村无害化户厕覆盖率达85.95%,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了85%,居民卫生行为形成率达到80%,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全覆盖,全市临床用血全部来源于自愿无偿献血;控制在规划目标值范围内的指标有12个,其中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226.56/10万,传染性肺结核病患病率11.8/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11年的5.21‰下降到2015年的3.0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11年的7.32‰下降到2015年的4.79‰,持续保持无孕产妇死亡,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发生,巩固了消灭麻风和脊灰成果、巩固了消灭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巩固了消除碘缺乏病成果,艾滋病、性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国家卫生城市”荣誉得以巩固,完成了市120急救中心、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市第三人民医院病房大楼项目和市人民医院新院一期项目的建设任务;建成省示范乡镇卫生院7个、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省示范村卫生室5个,建成省重点专科(学科)2个、南通市重点专科(学科)9个。

二、“十二五”奠定的发展与改革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为“十三五”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奠定了扎实基础,也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完成综合医改各项工作做好了铺垫。

(一)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截至2015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429个,其中:2家二级甲等医院,4家二级乙等(其中第三人民医院纳入二级医院管理);9家乡镇卫生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23家村卫生室,其他医疗卫生机构174家。启动了海门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工程、启动了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工程,通过中药示范市创建活动,中医药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共有卫生人员397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49人,占卫生人员总数的84.29%;全市在岗执业(助理)医师1846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05人;注册护士1600人,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1.77人。

(二)卫生人才不断充实。卫生人事管理制度得到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十二五”期间切实落实“科教兴卫”、“人才强卫”战略,共招聘事业人员270名、合同制400多名,委托南通体臣卫校定向委培“农村医学”专业学生,深入开展“送技帮扶”、“务实进修”活动,2012年起每年选派30多人到乡镇卫生院。严格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工作。2011-2015年全市共发表文章526篇,其中国家级75篇,省级364篇,市级87篇。每年审核中初级约300份、高级约100份。市人民医院有5个专科及其学科带头人获评南通市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绩效工资考核工作稳步实施。按权限做好干部任用和管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先后召开座谈会、学习交流会36场,组织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观看专题教育片、党课集中讲座等组织活动提高了队伍凝聚力,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升党建水平,通过专题报告、读书征文、文体比赛等丰富人文环境,“三解三促”、“四访四问”、“四库”建设活动、结对帮扶、入户慰问和“1+1”开发式扶贫加强了上下联结。培养合格党员72名(转正53名),通过技能比武、“青年文明号”和“巾帼示范岗”创建增强了工、青、妇、老干部活力。

(三)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十二五”期间有效控制了次均费用,2015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次均门诊费为46.61元,比2011年下降41.74%。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和优质服务明显改进,分级诊疗逐步到位,初步缓解了医患矛盾。

第一,基药制度和“零差率”销售实现了全覆盖。2011年5月,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相继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2014年7月起在县级公立医院正式取消15%的药品加成,财政为上述制度提供了经费补偿支撑。受基本药物制度影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人次呈下降趋势,“十二五”期间门诊共诊疗1287.93万人次,其中2015年诊疗154.27万人次,比2011年187.66万人次下降17.79%;住院共诊疗20.32万人次,其中2015年3.1万人次比2011年3.35万人次下降7.46%。

第二,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11年4月乡镇卫生院院长竞聘上岗,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初步完成,实现了每个建制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目标,同年6月实现了“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同领域改革领先地位。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变身份用人为岗位用人”的人事制度和“绩效工资”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也得到落实。

第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取得了提高。以慢病示范区创建为手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预防保健工作,有效提高了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和卫生防病绩效,各项人群健康评价指标和疾病控制指标控制在比较理想状态。与此同时卫生应急服务体系得到完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升。

第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2014年7月,以“海康集团”揭牌为标志,“集团化”、“医联体”为形式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质启动,成为全省第一个实质挂牌的县域医疗集团,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联合市中医院、6家中心卫生院和13家乡镇卫生院及其分院,组建6个片区医疗联合体。改革中呈现出“整体联动、医疗联合、集团联营”态势,为全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

第五,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得到了明显加强。“十二五”期间紧密结合实施“卫十一”项目和卫生“强基惠民”工程契机,夯实了农村卫生基本建设基础,市财政和“卫十一”项目世行贷款共同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村级卫生机构专项装修改造、诊疗和办公设备配置,安排1.85亿元改造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四)医政管理不断加强。“十二五”期间全市总诊疗人次达2121.92万,其中2015年诊疗504.84万人次,比2011年267.08万人次年增长89.02%;全市住院共54.66万人次,其中2015年13.87万人次,比2011年8.42万人次增长64.73%。

第一,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实行卫生资源战略性调整,促进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级医院合理分工、双向转诊的两级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形成,为居民提供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整合和挖掘卫生资源,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其他具有社区特色的专业服务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六位一体”的要求,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医疗和康复等卫生服务,并突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实施综合防治和群体性健康干预。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连续服务、上门服务,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推行责任医生和家庭医生制度,实行不间断健康管理,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对象由病人向社区全体居民转变、工作职责由单纯治病向保障居民健康转变,服务方式由坐堂行医向送医上门转变。

第二,提高了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病历、护理、院感、检验4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完善了各医疗单位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和三级医疗质量控制制度。通过“抗生素临床合理使用专项整治”及“临床路径推进”活动,在医疗服务全过程落实了医疗核心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了重点科室管理,强化了医疗急救管理,完善了急救管理体系,优化了绿色通道,提高了院前、院内急救效率。以“患者安全年”活动为载体,对临床用血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急诊急救、手术期安全管理、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危急值报告等监督管理,保障了医疗安全,医疗纠纷和事故发生率较去年明显减少。“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等活动强化了服务意识,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护理质量,第四人民医院“最美护士”孙爱莲、沈宜君的感人故事在央视播出后,感染了社会各界、鼓舞了全市医务人员、融洽了医患关系。通过区域化消毒供应管理,医院感染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紧密结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迎检工作,依法、严格、规范处置医疗废物。

第三,提高了药事血液管理水平。在组织实施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了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管理,开展了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和专项整治,严格处方权限审批,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全面提升药事工作水平。不断改善无偿献血环境,启用了爱心献血车,2011-2015年无偿献血34536人次,献血量947.43万毫升。

第四,提高了医患纠纷协调水平。“平安医院创建”、“医院投诉管理”、“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多举措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011-2015年共发生医疗纠纷230起,协商调解解决230起,调解金额1143.8万元。2015与2011年同比下降30.36%,涉及金额同比下降24%,对严重扰乱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非法医闹进行了严厉打击,有效维护了正常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

第五,提高了医教科研创新能力。通过“科教兴卫”工程,调动了全市医务工作者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申请立项并通过鉴定项目37个,获南通市新技术引进奖15个、南通市优秀中医药项目奖7个、南通市科技进步奖2个项目,建成南通市临床特色专科达到2个。市人民医院依托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成立“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介入海门分中心”,引进先进DSA设备,使得海门老百姓享受到了上海大医院优质、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的继续教育活动,做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了医务人员临床操作、消毒供应、病历内涵质量和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开展了全市乡村医生中等学历教育,不断强化乡村医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宣传、协助处理传染病疫情的能力。

(五)疾病防控不断增效。巩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了防控水平。2013年市长挂帅启动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工作,截至2015年底,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数139985人,其中规范管理130020人,规范化管理率92.88%。累计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数35747人,其中规范管理33190人,规范化管理率92.85%。2015年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19种计2264例,继续控制在较低水平。实施辖区精神病人建档管理和重性精神病人规范管理,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动态管理重性精神病人。累计发现艾滋病感染277例,累计死亡53例、存活224例、治疗169例。全市结核病疫情保持下降趋势,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由2011年的54.3/10万下降到2015年46.9/10万,2011-2015年全市共发现并治疗管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499例,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700例,督导管理率和免费治疗率均达100%,治愈率保持在89%以上。肠道线虫病防治达到省有效控制标准并通过考核。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督促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技术服务有序开展。加强了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城区范围内出厂水监测合格率50%,末梢水监测合格率为49.1%。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卫生应急资源整合和联防联控机制,落实了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工作,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扎实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制、机制和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进一步完善,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得到加强,逐年完善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卫生应急队伍得到发展,医疗救援和处置能力明显提升,已形成多层次、立体式、全覆盖的卫生应急网络。

(六)妇幼保健不断完善。“十二五”以来,妇幼保健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对母婴保健技术、爱婴医院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监管得到加强,业务管理方案和信息管理系统更加完善。对全市本地户籍和流动人员孕产妇实施免费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服务,孕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宣传告知得到加强,切实落实好高危孕产妇筛查评估和转诊,信息反馈、追踪随访、转诊护送、定点分娩、接诊救治等措施有效落实。开展了母婴健康服务创建活动,强化了爱婴医院长效管理,爱婴医院复核评估合格率100%,全市9家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均获得国家级“爱婴医院”称号;出台措施降低了全市剖宫产率,由73.14%降至55.30%,住院分娩率保持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22%,0-2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7.13%,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7.30%。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等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扎实开展,已为19624名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19519孕产妇享受到500元的住院分娩补助,完成农村妇女“两癌”检查101735人次,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免费咨询检测率达100%,艾滋病梅毒乙肝孕产妇所生儿童早期干预率95%以上;全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95%以上;实行婚前保健、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开展免费婚前保健服务,婚前医学检查率80%以上。

(七)人口计生不断提升。通过“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创建,全面统筹缓解人口问题,人口计生工作总体水平不断提升。户籍总人口逐年下降,2015年底已降至95.8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呈负增长态势;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2015年底为104.18;出生政策符合率为99.26%。创新公共服务新模式,投资100多万元,在市计生宣传指导站及各乡镇计生(中心)服务站高标准建成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项目覆盖率达90.36%。启动了“幸福家庭健康促进”系列项目,立足于社区和家庭,建立覆盖全人口、全过程和全生命的健康促进模式,提升了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和家庭生活质量。全面实施了以RTI综合防治与宫颈癌筛查为重点的育龄妇女生殖道健康工程,每年妇女病检查率达40%以上;实施了“避孕节育随访服务及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与防治”计划。避孕节育措施规范化随访服务率达90%以上,避孕药具不良反应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强化队伍能力建设,每年举办3次业务培训,选送优秀卫技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专业培训,技术人员在生殖健康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家庭保健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安全年”活动、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合格证》两证校验完善了质量监督机制,加强了县(市)、镇(乡)、村的层层指导,充实了质量监督内涵。四是强化队伍能力建设。还坚持每年摸底调查计生伤残死亡家庭,全面实施计生家庭奖励政策。“十二五”期间共核准新增符合农村计生奖励扶助对象43912人、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对象969人,5年累计发放奖励扶助金18399.17万元、特别扶助金2783.54万元,计生手术并发症补助有效落实,启动、实施了城镇非从业老年居民独生子女一次性奖励和企业持独生子女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工作。

(八)爱国卫生不断夯实。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动健康促进工作,实施了农村改厕项目,组织了卫生镇、村创建,整治并改善了城乡环境。五年内新建成省级卫生镇2个、省级卫生村92个,还投入450多万元开展除“四害”活动,“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范围内,通过“灭蝇、灭鼠、灭蟑先进城市”复评,同时以高分通过“灭蚊先进城市”创建工作。冬春二季坚持在公共绿地、房前屋后突击投放鼠药,并组织专人每2至3周在市区及市区周边的沟、坑、河道有计划地投放灭蚊蝇缓释粉,间断性地在城区范围内的街道、居民住宅区灭杀成蚊蝇。

(九)行政服务不断规范。卫生计生政务实现了“三集中三到位”,效率明显提高。深入开展公共卫生领域卫生监督工作,加大执法力度,没有出现重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件。全市卫生监督体系通过了江苏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达标(示范)验收,荣获江苏省卫生监督队伍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基层卫生监督综合业务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

第一,行政许可严谨规范。“十二五”期间,共计新发放卫生许可证3828件,发证前技术审核率100%,按时办结率100%。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近22130份;办理《一孩生育服务通知单》21019份;新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近万份左右;办理《批准再生育一孩证》6761份;核发各级各类提供的婚育证明6000多份。所办理证明和证件均合法有效,未有错证现象发生。卫生行政许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依照《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初步实现了“三集中、三到位”。市法制办组织的行政案卷质量评比中,多次被评为卫生、计生许可类案卷三等奖。

第二,行政处罚有理有据。“十二五”期间共实施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共2483件,其中医疗295件、食品1291件、公共场所375件、传染病581件、放射卫生3件、饮用水卫生1件,移送司法27件。加强了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餐饮服务经营单位等重点场所的卫生监督,增加监督频率,消除安全隐患,监督覆盖率100%。“五病”调离率100%。深入推行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2011年至2014年,共完成餐饮量化分级5994户、公共场所量化分级2314户,餐饮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超97%,其中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居南通领先。组织开展了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调查、检查、行动、整治行动,严厉查处食品、公共场所、传染病、医疗市场等各类违法案件,多次圆满完成重大活动保障。出台了深入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的文件,并在包场、四甲镇分别召开了依法行政工作推进会、计生办负责人会议,持续推进执法工作、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征收规范率达100%。

第三,便民维权阳光操作。通过行政服务窗口“一站式服务”、政务公开栏公示、政府12345热线平台以及计生阳光热线等即时性的沟通形式,解答群众咨询,解释群众疑问,缩短了计生工作和群众的距离,接受了社会监督。

第四,法制工作按质保量。每年充分利用农村奖励扶助对象审批之际了解执法工作开展情况,不定期下基层调查,坚持现场指导执法政策规定,纠正了偏离政策规定的做法和思想;保证了行政执法工作正常推进。做好了旁站式执法监督活动、案卷抽检,做好了行政复议案件答复和社会征信系统人员报录工作。

第五,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建立了基层医疗服务监督哨点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重点巡查名单,对有行医迹象的人员进行重点监测。不断规范执法人员医疗服务监管行为,提高监测哨点非法行医监测水平,提升了医疗市场监督整体能力。

(十)行风质量不断改进。卫生行风进一步好转,各医疗卫生单位推行人性化服务,门急诊和病区服务收费、常用药品价格全面公示,医院全部实行住院病人医药费用“一日一清单制”。坚持纠评建并举,加强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认真落实检查、治疗、用药、收费的“四合理”规范,全市医疗机构药占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持之以恒巩固维护“无红包医院”成果,群众对卫生行业满意度逐年上升。对来人来信来访,妥善应答处理,对不能立即解答或解释的问题,按程序与来访对象沟通、解释,将疑问、不解及早消化。

三、“十三五”期间的形势、挑战、矛盾和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任务,要在“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经济社会转型中居民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使慢性病成为主要疾病负担。随着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约束与卫生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持续存在。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24.55%,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增长。老年人口医养结合需要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卫生资源支撑,康复、老年护理等薄弱环节更为凸显。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后,新增出生人口将持续增加,对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公共资源造成压力,特别是大中城市妇产、儿童、生殖健康等相关医疗保健服务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同时,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海门”、“智慧健康”工程的建设,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条件,必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医改的不断深化也对公立医院数量规模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体而言,首先发展的宏观环境更为有利。党中央、国务院对医疗卫生工作高度重视,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卫生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解决卫生领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提供了可能,经济发展也将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医疗保健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前景。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次,体制改革进入全省综合医改试点阶段。“十三五”时期,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重点工作的推进,利益格局开始调整,由此带来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分配制度等一系列的深刻变革,使医改真正进入了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深水区,改革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进一步显现,难度不断增大。因此,在推进医改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握关键环节,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确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既定的方向和目标稳步推进。另外,保障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的任务更加繁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医疗卫生领域的民生问题更为复杂。一方面,传染病危害依然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威胁不断加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健康带来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期待和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能看得上病,而且要求看得好病、看得起病;不仅要求有病能治疗,而且要求无病能早防、慢病有管理;不仅要求就医条件好,而且要求技术高、费用低。对这些人民群众关注的卫生问题,必须作出长期性、战略性的安排,努力在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强化管理服务上取得突破,加快提升医疗卫生能力,转变服务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卫生领域新技术、新项目、新设备不断涌现,卫生科技及健康产业的创新能力将不断提高。卫生科技进步为防治各种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应及时把先进、成熟、适宜的卫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防病治病和卫生保健工作中去,实现卫生科技在医疗救治与公共卫生、创新与应用等方面整体推进,更好地造福于广大城乡居民。

虽然“十二五”期间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卫生、计生事业取得很大发展,但总体上看,矛盾和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卫生、计生事业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还十分不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非常不合拍,与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明显不同步,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仍然不全面、不协调,尤其是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健的服务能力是短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

(一)资源布局矛盾突出。公共卫生服务相比于医疗服务比较薄弱,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相比于市级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比较薄弱,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卫生保健的需求,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局面尚不足于形成机制和常态。

(二)政府作用有待强化。卫生、计生事业作为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责,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但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过多引入市场激励机制,医院维持发展主要靠自身积累,公共卫生机构运行也相当程度上依赖“创收”,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卫生、计生事业的发展主方向,使医疗卫生机构产生了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

(三)卫技队伍需要加强。卫生系统卫技人员年龄老化,原有的技术骨干大部份已退休,后备的技术骨干培养周期长,缺乏学科专业技术带头人,高精尖人才短缺、人才梯队断层现象比较突出。完善的用人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影响工作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卫生人才城乡分布不够合理。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大多集中在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卫生队伍国缺乏骨干力量。由于卫技人员来源渠道较窄,加之工作强度较高、待遇相对较低,致使人才不足、人员不稳,影响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上述问题需要我们以更新的理念、更实的措施、更高的热情做好人口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的各项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朝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的目标奋进。

四、“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评价指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完善和拓展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紧紧围绕“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平可及性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力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的总体目标,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紧扣“率先建成创新之城,率先融入苏南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海门,积极构建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不断提高海门人民的健康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卫生计生事业公益性和均衡性,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创新、率先发展,让人民群众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出发点,把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作为着力点,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事业发展的最高标准,自觉维护人民健康权益。

2.坚持基本国策、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孩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障等优生优育水平。关注家庭发展,注重帮扶特殊困难计划生育家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探索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形成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念。

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主导,完善和落实卫生经济政策,健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医疗机构全行业管理,强化监督执法,依法规范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卫生管理,引导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

4.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服务竞争,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加强整体设计,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使各项改革措施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强化政府保基本、强基层的主要职责,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医。推进卫生资源布局的纵向整合和战略性调整,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中医药工作,促使医疗与预防之间、中医与西医之间、公立与民营、县级与基层之间相互协调。

5.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实施综合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策略,实现预防与治疗的有机结合,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6.坚持科教兴卫、人才强卫。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完善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医学重点学科与人才建设,全面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三)规划目标

主要目标。到2017年,率先完成《中共中央国务院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办公厅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3号)和《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意见》(苏发〔2015〕3号)明确的医改任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分级诊疗的就医秩序基本建立,社会办医规模不断壮大,基本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打下良好基础。到2020年,完成《省政府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深入推进“健康江苏”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意见》(苏政发〔2015〕133号)所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人人享有更高水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控制在20%左右,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活力显著增强,发展的整体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基本建成以现代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医疗卫生监管体系为重点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框架。

评价指标:

(一)居民健康水平。

1.到2020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2岁。

2.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5/10万以内,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4‰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6‰以内。

(二)卫生资源配置。

3.卫生资源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3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1.9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4-6张;

4.卫生费用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20%;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100元。

(三)医疗能力。

5.医疗服务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9天,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6.力争建成省级以上重点专科2个、南通市级重点专科4个;

(四)公共卫生。

7.疾病防控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95%;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170/10万,或者将全年发病总数控制在本市前5年平均发病数的110%以内;肺结核患者登记管理率95%以上,涂阳肺结核治愈率和涂阴患者治疗成功率85%以上;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

8.妇幼计生 0-2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90%;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80%以上;爱婴医院年度复核评估率50%以上,爱婴医院合格率达95%以上;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95%以上。

9.卫生监督 卫生监督覆盖率100%;

(五)农村卫生。

10.乡镇卫生院100%达到省级示范化标准;

11.到2020年省级卫生镇占比达到80%;

12.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

五、“十三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与措施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的原则,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不断提升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切实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构建现代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现代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鼓励社会办医,鼓励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健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康海门”。

(一)以综合医改为抓手,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推进健康海门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破除“以药补医”为关键,细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人事分配、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并同步提升服务能力。在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政府投入等配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完善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建立稳定长效的公立医院补偿新机制。加快构建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创新编制和人事管理,促进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形成灵活的用人机制;适当放宽对人才密集的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额控制,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力度,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贡献突出人员倾斜,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和绩效评估,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促进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持续改善。

一是完善公立医院管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成立专门机构履行政府举办公立医院出资人的职责,负责全市公立医院发展规划和章程制定、重大项目实施、财政投入、编制和人员规模管理、运行监管、院长选聘和绩效考核等,履行决策和监督职能。全面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实行医管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按照医院章程履行医院的人事管理权、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权、医院副职的推荐权、中层干部的聘任权、内部职工的分配权和年度预算的执行权等具体经营管理职能和责任,增强公立医院的生机和活力。完善公立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规定履行管理职责。完善医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医院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实施、大额资金使用,须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医院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作用,从直接管理公立医院转为行业管理,同时转变公立医院干部管理方式,深化干部管理制度改革。

二是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确保安全用药。规范药品(耗材)采购秩序,健全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机制。加强医务人员培训,落实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基本药物处方集和临床路径、临床诊疗规范和处方评价制度,结合信息系统建设和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对医务人员用药行为的监督评价。强化宣传引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用药知识。加强对医务人员处方行为的监控,促进合理用药。

三是加强医药费用监控。重点监控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医疗总费用、收支结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以及检查检验、自费药品、医用耗材等占医疗收入比例等情况。加强对医药费用增长速度较快疾病的诊疗行为监管。实现市级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患者人均费用和总收入增幅下降,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和大型设备检查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自付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比例下降。目标到2017年,市级公立医院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二)以资源整合为抓手,科学规划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坚持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优化结构布局,强化分工协作,提升医疗服务的均衡性和便利性。市级公立医院看大病、解难症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市,努力让群众就地就医,有效缓解看病就医矛盾。

一是实施医疗资源纵向整合。进一步优化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市重点办好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加快建设三级医院步伐。辖区范围内按人口布局保留乡镇卫生院建制,原则上每个建制行政单位有一所独立法人资格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现状和需要设置必要的分部,加快推进提档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医疗集团)。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积极整合眼科、皮肤、肿瘤、传染等医疗资源,组建人、财、物、服务、信息、管理一体化为核心的医疗中心。各中心卫生院与所在地的一般卫生院通过整合要素、统一管理,实现两者融合式发展。其他乡镇卫生院与市级公立医院、中心卫生院实行托管式或帮扶式联合,促进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和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同时,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机制。

二是加大软件硬件建设投入。加强人口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整合卫生计生资源,调整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职能定位,涉及计划生育医学专业技术服务职能划给所在建制镇卫生院。加强妇幼健康、精神卫生、采供血和院前急救等专业机构建设,加快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步伐,“十三五”期间,以市人民医院搬迁为契机,通过基础设施功能重新定位,启动以妇幼保健为主要业务功能区的综合性妇幼保健医院,将人民医院旧址资源利用率发挥到最大水平,建成二级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化解市第六人民医院和仁济医院(海门市精神卫生中心)发展瓶颈,启动海门市中医院、海门市第六人民医院和海门市仁济医院(海门市精神卫生中心)异地新建,以“大专科、小综合”为方向加强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建成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全面完成区域性消毒供应、医学影像、临床检验、院前急救、双向转诊和体检保健六大功能中心功能整合和硬件建设。

三是完善镇村和其他机构设置。不断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深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改善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重点以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部为对象实施新一轮“强基惠民”工程,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优化服务平台。在镇村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布局。重点规范和扶植6个具有一定规模和专科特色的民营医疗机构,科学规划和设置个体诊所、厂校医务室,组建市体检中心和市血站。

(三)以提高医疗能力为切入,强化医疗卫生行业管理

一是继续巩固和发展医疗平台。不断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快建设市镇两级、镇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力度,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落实全科医生制度。强化适宜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基层适宜医疗卫生技术。加强扶持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设备配备。积极开展示范乡镇卫生院和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市)、示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创建活动。按照省定标准改造建设基础设施和危旧房屋,配齐基本仪器设备,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

二是继续改善和提升医疗水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实现医疗质量长效管理。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制度,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等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管理。改善护理模式,推广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大力推动无偿献血,规范临床用血管理,保障血液安全。全面推广预约挂号、“一站式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加强“平安医院”建设,完善投诉管理,加强医患沟通,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是继续引导和促进分级诊疗。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总要求,着力构建和谐、科学、规范的分级诊疗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健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康复、护理、精神、养老、医养结合等机构,形成急性病、亚急性病、慢性病分级分类就诊救治模式。建立市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市级公立医院要为基层转诊患者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利,形成首诊负责、知情自愿、就近诊疗、逐级转诊、高效对接的转诊管理制度,为患者提供完整、快速、有效的医疗服务。扩大家庭医生制度覆盖面,推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基层医生与城乡居民的契约服务关系,提高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依从度,力争到2020年,基层(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首诊率达到5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60%以上,在本市就诊率力争达到90%。

四是继续培育和推动中医中药。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加强中医院建设,力争建成创建三级中医专科医院;加强各二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科室、社会中医门诊部(诊所)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以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为重点,开展防治研究。重点加强中医药治疗具有特色优势的疾病研究,注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培育海门特色中医诊疗技术和名医名科,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力度,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是继续加强和提高医疗能力。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造就一批医德高尚、学术技术水平领先的医学领军人才,到2020年,力争全市新增加获得南通市级以上人才称号的知名专家10名,南通市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增加4个,培养省级重点人才队伍学科带头人1-2名、南通内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10-15名、优秀青年后备人才40-50名。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下沉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培训,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口支援和全科医师制度,完善在岗培养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医生业务水平。开展农村卫生机构医护人员培训,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50%以上,乡村医生中具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达到40%,确保每个村卫生室配备1名女乡村医生开展妇幼健康、计生技术服务。加强市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费用控制、财务运行等监管。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100%持证执业。

六是医师多点执业和社会办医。积极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允许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在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合理分配劳动时间并征得工资关系所在医疗机构同意的基础上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注册多点执业,鼓励执业医师优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多点执业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医疗市场,增强医疗机构内生活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医疗健康领域,探索混合所有制运行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医养结合、护理院等资源短缺专业机构,最大限度放宽规划限制。对医养一体化非公立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民办健康服务机构,在技术、设备、人员、医保等要素准入方面一视同仁,并给予明确的政策扶持。

(四)以“智慧健康”工程为载体,加快健康信息化

以“智慧海门”建设为契机,推动“智慧健康”工程,建立完善市、镇、村三级健康综合信息平台,并与上级有效对接,构建全市“智慧健康”信息传输主干网和全员人口、服务资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决策支持等5大数据库,实现上联下通。在“智慧海门”平台上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维护、共享信息,逐步实现医疗、公共卫生、医保管理等机构与社会其他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建立电子化居民个人健康门户,方便居民看病就医和自我健康管理。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医疗、监督、社区卫生等业务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医改效率,促进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积极推进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按照规范建立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大力发展预约挂号、远程诊疗、网络会诊、服务咨询、考核监管等信息系统,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均等、规范的健康服务。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实时采集、动态录入、及时更新流动人口信息机制。到2020年,力争在医联体基础上建成比较成熟的区域影像、检验检查、病理中心,市级公立医院全部能面向基层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市级医院50%以上专家门诊挂号号源,由家庭医生或服务对象通过预约诊疗平台预约,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管理率达到80%以上。

(五)以公平可及为目标,完善现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落实疾病防控各项措施,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可及、水平提升。

一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配强服务人员,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到2020年,全市疾病防控机构全面达到基本现代化标准。认真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内容,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效益。二是提升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水平。认真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人均经费标准,拓展服务内容,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效益。推进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为育龄群众提供免费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实施流动人口和卫生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进一步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集中优势、错位发展,建立和完善优质服务的新体系,研究探索以尊重群众、根据群众需求开展服务的新方法。开展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创建活动,降低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积极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开展出生缺陷三级综合防治,加强婚前保健孕前优生保健宣传教育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降低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

二是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扎实开展艾滋病、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强化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确保传染病和地方病处于平稳态势。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率和管理率,对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实施免费救治。进一步落实扩大儿童免疫规划,推进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提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到2020年,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区、镇(乡)为单位稳定在95%以上。全面落实针对重大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重点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大力加强慢性病防治、精神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推进妇幼健康分级诊疗服务,狠抓妇幼健康三级网络建设,加强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急救中心建设,强化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监管,努力提高产科、儿科质量,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

三是强化健康促进各项工作。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要求,全面实施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综合性医院“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健全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网络。进一步规范职业病健康检查、诊断鉴定和危害防护,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加强控烟宣传和干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营造城乡健康环境。完善市镇村三级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着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深入开展卫生城镇和健康城镇创建,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和环境卫生监测,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四是提升卫生应急和检测能力。2017年启用市卫生应急管理与指挥决策信息系统,强化综合监测预警制度,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到2018年初,形成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灾害灾难和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比较完整的职业病防治体系,完善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体系,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

(六)以“六位一体”为统筹,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的综合服务。按照“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医疗和康复”一体要求为统筹,提供综合服务。推进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为育龄群众提供免费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突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实施综合防治和群体性健康干预,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连续服务、上门服务,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推行乡村医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实行不间断健康管理,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对象由病人向社区全体居民转变,工作职责由单纯治病向保障居民健康转变,服务方式由坐堂行医向送医上门转变。

二是促进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构建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形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合理分工、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鼓励二级医院医院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深入基层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延伸服务。推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举办具有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扩大家庭医生制度覆盖面,加快建立基层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加强健康全过程管理,增进社区医生与居民贴近度。以65岁以上老年人等人群为重点,提高签约服务率。到2017年底,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和社区综合健康管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全面实施。

三是提高社区医生的专业素质。采取脱产学习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开展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加快培养具备全科医学理念和综合知识的专门人才。加强二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协作,有计划安排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业务指导,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水平。

(七)以家庭发展为主轴,促进人口与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促进家庭发展、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主轴,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家庭幸福和人口均衡发展。一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转变人口和卫生计生工作机制、方式,加快卫生与计生工作的深度融合。加强地方党委政府在城镇化、就业、社会保障、征地补偿、养老服务和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相关政策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机衔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二是全面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大力做好宣传引导,提倡按政策生育,引导群众合理安排生育。进一步优化办事程序,实行生育登记制度。加强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妇幼健康的咨询指导。三是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完善以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政策、特别扶助制度为主体的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制度。加大对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的帮扶力度。细化计划生育、人力资源优化、男女平等发展、流动人口均等化及城镇化等政策配套措施,加快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人口政策体系,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四是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服务政策的公平可及。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实施政府免费的婚前、孕前健康检查项目,建立一、二、三级干预体系,有效降低出生缺陷风险。加强妇幼保健规范化建设力度,完成乡镇卫生院数字化儿保门诊建设任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女保健与妇产科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妇女生殖健康和儿童健康水平。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加快建立出生人口性别比监测制度,有效打击“两非”活动。五是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突出政府在应对过程中主体作用,加强基层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设力度和服务水平。在居家养老、社区照料、医养结合等养老模式创新过程中充分发挥卫生计生机构的技术优势。

(八)以依法行政为基础,构建现代医疗卫生监管体系

一是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加强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执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等卫生监督及其技术支撑机构的能力建设。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

二是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卫生计生行政许可、日常监督和行政处罚等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统一、运转高效、执法有力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非法医疗广告、非法采供血专项行动,维护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卫生的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强化对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的监管。进一步增强医疗监管能力,不断完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准入和退出机制。健全和落实医疗卫生行风管理制度,深入开展“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主题实践活动,树立医疗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完善医患纠纷第三方协调机制,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畅通医患沟通渠道,倡导“尊医重卫”和理性就医观念,增进医患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

六、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以综合医改为主要抓手,为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助力。要加强综合改革,坚持综合治理,以改革创新精神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同时,市医改领导组成员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完善细化实施方案,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医改任务的有效落实。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改革典型经验和发展成效,加强政策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继续坚持对党政领导、有关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一票否决制”,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工作新机制。

(二)实施人才强基。按照“核定标准、备案管理、按岗设置、分类聘用”的原则,不断优化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科学制定公立医院人员配备标准,合理核定包括事业编制人员、备案管理人员、合同制人员和劳务派遣人员等总量。制定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海就业的优惠政策和适合行业特点的招聘办法。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坚持科教兴卫、人才强卫战略,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强基工程”,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对接长三角名医名院,借梯登高提升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的能力和活力。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每年遴选3-5个专科加入省级建设扶持计划,完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进入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岗位工作的新录用医师,必须到国家级或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接受培训。

(三)提高投入水平。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围绕人口计生、公共卫生、卫生科技、人才队伍、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等领域,加大市财政投入和保障力度。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标准,到2020年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建立健全以常住人口为基数的基本卫生计生公共服务投入保障和绩效考核机制。将计生、卫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提高投入的总体水平。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转变投入方式,改革补偿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和各类资本投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效,健全多渠道补偿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在深化对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诊疗服务等运行机制改革的基础上,完善绩效考核的分配激励机制,防止干好干差一个样。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放宽对绩效工资总额控制,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总支出的比例,不断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力度,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贡献突出的人员倾斜,在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试行院长和医生技师年薪制。创新医务人员科研、晋级奖励制度。保障乡村医生合理待遇。

(四)推动医疗联合。做强、做实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医疗集团),推动医联体由松散型向紧密型、一体化发展,扎扎实实迈向市、镇、村医疗一体化。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巩固扩大基层医改成效。完善财政补助方式,实行核定任务与定额补助挂钩、适时动态调整等办法,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365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更优服务。切实转变“财政保养”、“做多做少一个样”等新大锅饭局面,完善对公立医院、医联体及医联体内部绩效考核分配办法,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量化考核,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能动性。

(五)强化法制观念。重视规划的法定地位,各项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工作务必按规划要求为先导加以落实。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杠杆、行政干预和信息引导等手段,提高行政能力。通过贯彻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市域内医疗机构和卫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新设立医疗机构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按有关准入标准管理。现有卫生资源存量调整在规划指导下进行,引导、支持符合规划要求的社会投资医疗机构发展。积极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合理安排生育计划。依法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

(六)狠抓行风建设。加强教育、完善制度、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和监管并重,紧密结合综合医改,探索治本之策。强化职业道德、党纪、法规教育,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弘扬“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收支管理,纠正片面创收倾向。以充实“无红包医院”品牌内涵为抓手,继续实施医疗服务质量第三方调查制度,将评判权交给群众,继续加大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整治力度,遏制收受回扣、“红包”和乱检查行为,切实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查处将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处方医学检查等挂钩、将院长收入与医院收入挂钩行为。完善医德医风电子考评和档案管理,将考评结果和评先、评优、晋升晋级挂钩,树立卫生行业良好社会形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违反作风效能建设和中央八项规定的案件,加大查办卫生计生行业违纪违法、违反作风建设行为的力度。

七、对“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与目标监测

本规划是全市“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是今后近几年内海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为推动规划有效落实,市卫计委成立海门市人口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机制,规范监测、评估程序,完善评价体系和评价办法,提高监测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定期对规划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开展评估,监督重大项目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取得预期成效。